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英特尔 CEO 陈立武表示周一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Intel Vision 会议上表示将剥离非核心部门,但并没有进一步阐述哪些部门不再属于核心。这是陈立武首次以英特尔 CEO 身份公开亮相,他表示英特尔需要填补失去的工程人才,改善资产负债表,调整制造流程满足潜在客户的需求。英特尔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芯片巨人曾主宰半导体行业数十年,如今它落在后面需要在该领域追赶竞争对手。陈立武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保持公司完整还是拆分芯片制造业务,他在会议上对此没有表态,只是表示数据中心和 AI 相关芯片在创新方面落后,适应行业变化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速度太慢。
英特尔发布新闻稿,宣布任命陈立武为新 CEO,该任命于 3 月 18 日生效。他此前曾担任董事,去年八月因为与其他董事之间的分歧而辞职,他将重新加入董事会。英特尔的临时联席 CEO David Zinsner 将继续担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另一位临时联席 CEO Michelle (MJ) Johnston Holthaus 将继续担任 Intel Products 的 CEO。陈立武于 1959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的一个华人家庭,在新加坡长大,毕业于南洋大学,在 MIT 获得核工程硕士学位,他原本在 MIT 读核工程的博士学位,因 1979 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后就业机会减少而转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获得了 MBA 学位。他于 2009-2021 年担任 Cadence Design Systems 的 CEO,期间公司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股价上涨超过 3,200%。维基百科称他毕业于南洋大学,新闻稿称他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大学某种程度上是南洋理工的前身,南洋理工创办于 1981 年,而南洋大学创办于 1956 年 1980 年停办。
台积电向英伟达、AMD 和博通公司发出成立合资企业的提议,该合资企业将运营英特尔的芯片工厂,台积电负责芯片制造业务的运营,其持股比例不超过 50%。高通公司也是台积电积极推销该计划的对象之一。关于英特尔的任何交易都需要特朗普政府的批准,特朗普政府不希望由外资完全拥有英特尔或其芯片制造业务。英特尔、台积电、英伟达、AMD 和高通都拒绝置评这一报道。芯片巨头的市值过去一年下跌了一半以上,2024 年净亏损 188 亿美元。报道称,英特尔拒绝将其芯片设计和制造业务分开出售。而台积电希望合资企业的投资者也将成为公司的主要客户。
微软更新了 Windows 11 24H2 的英特尔 CPU 兼容性列表,将第 11 代酷睿前的英特尔处理器移除出列表。OEM 厂商的新 Windows 11 PC 如采用英特尔处理器需要使用 11 代或更新的 CPU。英特尔 11 代酷睿是在 2020 年上市,2024 年停产。今天的新 PC 不太可能继续使用这些旧 CPU。根据 Statcounter 的统计,尽管 Windows 10 即将停止支持,但它仍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操作系统,而阻碍 Windows 10 PC 升级到 Windows 11 的最大原因就是微软人为设置的硬件限制。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表示,苹果 CEO 库克(Tim Cook)在 2011 年拒绝英特尔为苹果制造芯片,因为英特尔缺乏芯片代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当时英特尔是苹果 Mac 处理器的主要供应商。张忠谋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在台积电与苹果暂停磋商以评估英特尔的提议期间,库克告诉张忠谋,“英特尔根本不知道如何成为一家芯片代工厂”,苹果最终选择台积电作为其独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习惯于自己设计和制造芯片,如果要其它公司代工芯片,芯片巨人需要将其思维习惯从自我为中心转移到客户为中心。芯片代工不是制造汽车,台积电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工艺技术,而英特尔做不到这种响应客户需求的程度。
英特尔宣布开源 Tofino P4 软件,源代码托管在 GitHub 上,采用 Apache v2.0 许可证。Tofino 是英特尔的可编程以太网交换机。英特尔称,通过开源 Tofino P4,社区开发者可以提出和实现新功能,研究人员可以实验全新的想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培训下一代网络工程师。以前的高性能网络编程工具受限于闭源软件和高成本,开源 Tofino P4 消除了这些障碍。
1993 年英特尔发布了奔腾高性能处理器。一年之后 Nicely 教授在研究孪生素数时发现他的奔腾计算机在执行浮点除时会产生错误结果。1/824633702441 在三台奔腾计算机上的结果都是错误的,但旧计算机却能给出正确的答案。Nicely 教授其实不是第一个发现浮点除 bug 的人,几个月前英特尔内部测试就发现了该 bug,它估计出错的概率非常低,大约为 1/90 亿,认为问题微不足道,虽然如此它仍然悄悄修改了电路以修复问题。Nicely 教授在发现问题之后致电了英特尔技术支持,但对方不予理睬。于是他向计算机杂志和业内知名人士发送了该 bug 的电邮,其中一位收件人是《Undocumented DOS》作者 Andrew Schulman,他转发给了一家 DOS 软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Richard Smith,Smith 随后将其发布在了 Compuserve 论坛上。Electronic Engineering Times 杂志的一位记者看到帖子后在杂志上撰写了有关奔腾 bug 的报道。英特尔解释说,bug 存在于被称为 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的组件上,它充当了除法运算的查找表。它已经修复了 bug 将会为客户替换有问题的处理器。问题本应该就此了结了,然而英特尔对想要更换处理器的客户施加了限制,要求客户说服工程师他们需要如此高的精度才能替换,此举激怒了客户,再次引发了广泛的负面报道。当年 12 月 12 日 IBM 宣布停售奔腾计算机,英特尔随后屈服,宣布召回所有有缺陷的芯片,这次召回花费了英特尔 4.75 亿美元。
在 Barclays Glob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会议上,英特尔临时联席 CEO Michelle Johnston 宣称骁龙 X Elite 笔记本电脑的退货率很高,给零售商带来了挑战。由于缺乏退货率实际数据,她的说法难以核实。骁龙 X Elite 笔记本电脑运行的是 Windows 的 ARM 版本,软件的兼容性相比以前有了显著改善。对于她的说法,高通公开予以了回应,该公司表示骁龙笔记本电脑的退货率在行业水平之内。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和 David Zinsner 在前 CEO Pat Gelsinger 被罢免后担任英特尔临时联席 CEO,他们周四在巴克莱投资银行会议上被问到了明年推出 Intel 18A 工艺的成功是否与继续推进芯片制造和设计的策略息息相关。由于工艺落后,英特尔最新的芯片由台积电代工,通过 Intel 18A,芯片巨人计划重新使用自家芯片工厂制造其旗舰芯片。同时担任公司 CFO 的 David Zinsner 承认,如果 Intel 18A 失败该公司可能将被迫剥离芯片制造业务。他说,从务实的角度,完全分离芯片制造和芯片设计是否合理?他本人不这么认为,但需要有人将对此做出决定。
本月初被迫离开的前英特尔 CEO Pat Gelsinger 呼吁为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员工祈祷和斋戒。Gelsinger 在 X 上发帖称,“每周四我会进行 24 小时的祈祷和禁食。本周我邀请您与我一起为 10 万名英特尔员工祈祷和禁食,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困难时期。英特尔及其团队对芯片行业和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Gelsinger 出生于基督教团体门诺派家庭。
因定制 AI 芯片上的成功,美国半导体公司 Marvell 的股价在年内上涨 95%,市值达到千亿美元,超过了近期陷入困境的芯片巨人,英特尔的年收入仍然十倍于 Marvell。Marvell 数据中心业务最近几年都前景光明,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近一倍,全年数据中心收入将占其总收入的 72%,而前一年是 40%。它最近与亚马逊达成了五年多代的 AI 芯片交易,它将帮助亚马逊设计 AI 芯片。亚马逊刚刚宣布的下一代 AI 芯片 Trainium 就是 Marvell 帮助设计的。Marvell 的另一个 AI 芯片合作伙伴被认为是软件巨人微软。 Evercore ISI 分析师 Mark Lipacis 预测,到 2030 年定制 AI 芯片行业的销售额将达到 300-500 亿美元,而 Marvell 有望占据三分之一市场。Marvell CEO Matt Murphy 也被认为是英特尔新 CEO 的潜在人选。
英特尔周一宣布 CEO Pat Gelsinger 退休,这当然是官方的委婉说辞,他实际上是被董事会赶下台的,英特尔过去一年的糟糕表现总需要有人承担责任。作为芯片巨人的前 CTO,Pat Gelsinger 上台之初曾许诺要扭转公司困境重现辉煌,但他的计划进展太慢了,而且太昂贵了。英特尔今天的困境是它过去二十年多次重大决策错误的结果,它错过了智能手机革命,丢掉了苹果公司的电脑芯片订单,在 AI 革命中也是迟到者。它的芯片制造上最大的失误是未更早押注 ASML 的极紫外光刻技术(EUV),让台积电一跃成为芯片制造的领导者。通过重新拥抱 EUV,Gelsinger 希望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能在四年内跨越五个节点,但难度显然比他预期的要大得多。业内人士透露,英特尔最近通知其客户该公司最先进的工艺 18a 和 16a 落后于台积电,台积电 2 纳米芯片的良品率非常高,但英特尔的 18a 芯片良品率不到 10%。芯片制造投入巨大,但英特尔没办法简单的分拆芯片工厂,因为它获得了美国政府近 80 亿美元的 CHIPS 和 Science Act 拨款,需要兑现在美国制造芯片的承诺。
英特尔宣布现任 CEO Pat Gelsinger 退休和离开董事会,即时生效。David Zinsner 和 Michelle (MJ) Johnston Holthaus 担任临时联席 CEO,董事会将会立即着手搜寻新 CEO。Zinsner 担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Holthaus 被任命为新设立的 Intel Products CEO,该部门覆盖了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DCAI)以及网络与边缘事业部(NEX)。董事会独立主席 Frank Yeary 担任临时执行主席。Gelsinger 未能力挽狂澜拯救芯片巨人,英特尔股价过去一年跌去了一半。
高通今年 9 月就潜在收购与芯片巨人展开了初步谈判。但由于交易的复杂性、英特尔的巨大债务和面临的监管障碍,高通收购英特尔的兴趣在降温。高通可能仍会探索收购英特尔的部分业务,以拓展 PC 和网络市场。这项拟议中的收购交易面临重重障碍,包括英特尔的 500 亿美元债务、其 CPU 市场份额日益下降,以及陷入困境的半导体制造业务,而高通的芯片是外包给台积电等公司,它缺乏该领域的知识。如此规模的交易还会面临监管审查,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审查,中国是两家公司的关键市场。
因 2022 年和 2023 年上市的第 13-14 代酷睿桌面处理器存在缺陷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和频繁崩溃,英特尔面临集体起诉。起诉书称,英特尔在明知处理器存在问题后仍然继续销售缺陷产品。原告为纽约 Orchard Park 的 Mark Vanvalkenburgh,他在 2023 年 1 月从百思买购买了一块酷睿 i7-13700K 处理器。起诉书称,在购买产品后,原告发现处理器存在缺陷、不稳定和高崩溃率。处理器导致电脑出现问题,包括随机黑屏和随机重启。即使安装了英特尔发布的补丁之后,问题仍然未解决。起诉书称,英特尔早在 2022 年底或 2023 年初就知道处理器存在缺陷,但它继续进行营销,吹嘘其产品的速度和性能,不提及缺陷。起诉书指控芯片巨人因疏忽而犯有欺诈罪,违反默示保证(Implied warranty),以及违反了纽约的普通商法。
英特尔长期以来一直支配着数据中心 CPU 市场,但 AMD EPYC 过去几年一直在逐步吞食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市场份额,今年三季度 AMD 数据中心部分收入首次超过了芯片巨人:AMD 数据中心部门收入为 35.49 亿美元,而英特尔的数据中心和 AI 部门收入为 33 亿美元,两年前它的季度收入还有 50-60 亿美元。两家公司在数据中心市场的收入都远低于供应数据中心 GPU AI 芯片的英伟达,英伟达的季度收入超过了 200 亿美元。
GCC 14 系列将英特尔安腾(ia64)架构标记为弃用,预计 GCC 15 移除相关代码。然而事情发生了变化,GNU Compiler Collection 开发团队合并了柏林开发者 René Rebe 的补丁,重新恢复了对安腾架构的支持,GCC 将会继续支持安腾数年,开发者仍然可以为安腾系统构建应用。英特尔是在上世纪末推出了安腾(ia64)架构,它只支持 64 位,而 AMD 在同一时间推出的 x86-64 架构则兼容 32 位,最终 x86-64 赢得了市场,它也被称为 AMD64。英特尔已在 2021 年淘汰了安腾处理器产品。Linux kernel 6.7 已经移除了安腾相关代码。
英伟达取代英特尔,以及 Sherwin Williams 取代陶氏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分股。这一调整将于 11 月 8 日进行。英伟达 AI 芯片占据了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它的股价去年上涨 240%,今年迄今已上涨逾 170%,其市值仅次于苹果公司,高达 3.3 万亿美元。随着英伟达的加入,全球六家市值超万亿美元公司已有四家被纳入道指,未进入的是 Alphabet 和 Meta。英伟达股价在一路飙升,而英特尔股价则一路下滑,今年至今下跌五成以上。
波音在商业飞机以及英特尔在先进芯片领域所面临的危机被认为危及到了美国国家安全。波音和英特尔的问题是它们自身的失误造成的,但其影响波及到了美国的科技生态系统,而国家安全要求美国保留在飞机和半导体方面的专门知识。其它国家也都在这么做。欧盟补贴了空客,中国的大基金在半导体领域投资了千亿美元,截至 2020 年中国商飞的政府补贴就达到 720 亿美元。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但制造业的战略目标不只是创造就业,还应该创造一流的产品。
英特尔和 AMD 在 1999 年先后宣布了不兼容 IA-32 的 IA-64 安腾架构处理器,兼容 IA-32 的 x86-64 架构处理器。以英特尔的财力和在芯片行业的支配地位,它完全有能力同时开发这两种架构,但为什么芯片巨人不这么做?Pentium Pro 架构师 Robert Colwell 回答,这是英特尔的营销决策,他们认为在 x86 中引入新的 64 位功能会被视为对抗自己的原生 64 位安腾,可能会严重损害安腾的成功机会。在英特尔内部谈论 x86 需要 64 位会受到警告,Colwell 回忆说他就被威胁会遭到解雇,但他决定采取折衷的策略,没有完全关闭大门。当安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英特尔可以重返 x86。虽然安腾失败了,英特尔确实赢得了持久战。在后期英特尔曾请求微软的帮助,但微软拒绝了。而在早期,AMD 也曾经请求微软的帮助而微软也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