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称,隐性传播为新冠主要人际传播方式。研究人员通过建模发现,新冠病毒传播过程,大部分是隐性传播,这种隐性传播是潜伏期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共同导致的。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形:一是经 14 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在所有的感染者中,未表现出症状的病例约占 17.9% 到 30.8%。该研究根据不同情况下无症状患者的比例,推算出了相应的隐性传播的规模。研究认为,即使有症状的人被立刻隔离,疫情也不能完全得到控制,后续大规模疫情仍有可能发生。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住之后的疫情,把罹患率(attack rate)维持在 1% 以下,那么至少三分之一的隐性传播者必须被识别出来并进行隔离。
虽然 COVID-19 新冠疫情还有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能确定它可能结束的时间:有足够多的人具有免疫力,病毒传播速度逐渐放缓直至停止。无论是通过疫苗还是感染,人类发展出了群体免疫。计算群体免疫的百分比似乎很简单,你只需要知道平均一名感染者会感染多少人,这个值被称为 R0。假设 COVID-19 的 R0 为 2.5——即一名感染者会平均会感染 2.5 个人,然后代入公式 1 − 1/R0 就可以计算出群体免疫的值。COVID-19 的群体免疫阈值为 0.6 或 60%,即当有 60% 的人口具有免疫力之后,病毒将会停止加速传播,它开始减速最后停止。这并不是说 60% 的人口感染之后就不会再感染了,它可能还会继续感染另外 20% 的人口才偃旗息鼓。然而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群体免疫的阈值因地而异,部分地方如城市人口密集区的 R0 值可能会高于 2.5,而农村可能会低于 2.5。这意味着部分地方的群体免疫阈值高于 60%,还有部分地方低于 60%。R0 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静态数字。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过程中,情况会千变万化。社会行为的差异会让部分人更容易暴露给病毒,生物学上的差异也会影响易感性。我们生来就有差异,生活的不同会逐渐积累差异,这会影响抵抗力。流行病学家称之为“易感性的异质性”。因为这种差异,疫苗接种就是采取最大化的方法给所有人接种。
复旦大学和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中国在疫情爆发期间采取的社交隔离政策确实能有效的控制疫情扩散。研究人员调查了武汉和上海的接触者调查数据,以及湖南的接触者跟踪信息。在实行社交隔离政策期间,人们的社交联络减少到了原来的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绝大多数互动仅限于家庭内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传播模型去研究社交隔离和学校关闭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发现仅社交隔离本身就足以控制疫情。虽然光靠主动关闭学校并不能中断传播,但能将发病高峰降低 40% 到 60%,推迟疫情的扩散。
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潜在可能成为新流感疫情的猪流感菌株。新的流感菌株与 2009 年的猪流感相似,但有少许新变化。它被命名为 G4 EA H1N1,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在屠宰场和养猪场工作的人类感染病毒的证据。研究人员担心它可能会进一步的发生变异,更容易的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引发全球流感大流行。因为它是新的病毒,现有的流感疫苗不太可能提供保护,而人类也普遍对其缺乏免疫力。
美国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世界第一,即便如此,一部分美国人仍然持有一种观念:新冠不过是另一种流感。他们对戴口罩或社交隔离的做法持排斥态度。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反应令很多人颇感不解。新冠不是流感,美国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在 3 到 4 万,而新冠在短短 3 个月内已经造成了 12.5 万人死亡。它的症状和后遗症也和流感不同,它会损坏肺部,对肺部有长期影响。根据英国国家卫生署的数据,少部分感染者需要长时间甚至永久性的护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康复,部分患者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康复。一部分美国人排斥专家或权威人士,但却对毫无证据支持的说法或谣言深信不疑。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日报告,全球新冠新增确诊病例创下单日最高纪录,24 小时内新增 183,020 例,近半数来自美国和巴西,其中巴西确诊病例已经突破了 100 万。巴西过去 24 小时新增 54,771 例,美国新增 36,617 例,印度新增 15,400 例。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全球确诊病例数超过 892 万,死亡 46.7 万,美国确诊数 227 万,巴西 108 万。
意大利科学家在 2019 年 12 月从米兰和都灵收集的废水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痕迹,这表明在中国报告第一例病例前 COVID-19 已经在意大利北部传播了。米兰和都灵有很多中国工人从事纺织业的工作。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院分析了去年 10 月到今年 2 月收集的 40 个城市废水样本,在去年 12 月 18 日取样的米兰市和都灵市废水中,以及今年 1 月 29 日取样的博洛尼亚市废水中都检测到了新冠病毒核酸。这一结果与其它国家的发现一致,即 COVID-19 在中国于 12 月 31 日报告前就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流传了。
WHO 警告新冠病毒仍然在快速传播。WHO 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说,18 日各国向 WHO 报告的新增病例超过 15 万例,其中近一半来自美洲,南亚和中东地区也报告了大量病例。谭德塞说,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危险阶段,虽然许多人都厌倦了居家避疫情,各国也渴望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等方面放开,但他仍呼吁所有国家和民众保持高度警惕,继续保持社交距离,在适当时候戴口罩并经常洗手。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 867 万例,死亡病例超过 46 万例,美国的确诊病例超过 222 万,死亡病例 11.9 万,巴西确诊病例 103 万,俄罗斯 57.6 万,印度 39.5 万,英国 30.3 万,西班牙 24.5 万,意大利 23.8 万。
这是一个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困扰科学家的问题:感染者是否会产生抗体?如果有抗体,那么它又能持续多长时间?不是很长。根据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抗体可能只持续 2 到 3 个月,尤其是那些无症状感染者。专家谨慎的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第二次被感染。即使是低水平的抗体仍然能提供保护作用。但这对那些感染后康复的人具有“免疫证书”的观点发出了挑战。其它冠状病毒如 SARS 和 MERS 的抗体能持续约一年,科学家此前希望新冠的抗体也能持续这么长时间。
牛津大学的一项试验发现,一种廉价且广泛可获得的非专利类固醇可以显著降低死于新冠病毒的风险。根据周二宣布的试验结果,这种药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可将接上呼吸机的重症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将输氧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五分之一。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地塞米松,价格便宜,而且在大多数国家都可以买到。这种非专利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关节炎和肠道疾病。尚不清楚这项试验究竟为何显示地塞米松会有疗效,但有可能是这种类固醇可以减轻肺部炎症,从而帮助重症患者,使他们得以康复。
在欧洲血液学协会召开的一次视频会议上,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用 CRISPR 技术对患者的骨髓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后,两名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一名镰状细胞疾病患者不再需要输血。这是借助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传疾病的首份试验结果。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疾病是由影响血红蛋白的突变引起的疾病,血红蛋白是血红细胞内携带氧气的蛋白质,症状严重的病患需要定期输血。但有些拥有致病突变的人从未表现出任何症状,因为他们在成年后仍会产生胎儿血红蛋白。一般情况下,胎儿血红蛋白在人出生后不久就会停止产生,这为科学家和医生提供了灵感:是否可以通过促进胎儿血红蛋白的产生来治疗此类遗传疾病。在试验中,研究人员从病患体内移除了骨髓干细胞,并借助 CRISPR 技术禁用了关闭胎儿血红蛋白产生的基因。化疗杀死了患者剩余的骨髓细胞,研究人员用编辑过的干细胞取代这些骨髓细胞,以确保编辑后的干细胞产生新的血细胞。结果表明,这两名β地中海贫血患者自 15 个月前和 5 个月前接受 CRISPR 治疗以来,都不再需要输血;而镰状细胞疾病患者也在接受治疗 9 个月后不再需要输血。
新冠的聚集性疫情最受瞩目,比如最近的北京新发地,而研究也显示,大部分感染者并没有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八成的病毒传播来自于一到两成的感染者——他们就是超级传播者。但谁会成为超级传播者,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超级传播者则仍然是不解之谜。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还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专家不知道。超级传播事件通常发生在特定条件下,如大型的社交聚会,喧嚣的夜总会,拥挤的工作场所。在这些环境中,一个高度传染性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病毒传染给许多人。哈佛公共健康教授  Barry Bloom 称,要识别一个人是超级传播者是非常困难的。香港流行病学家 Benjamin Cowling 和同事对香港的病毒传播分析发现,超级传播者推动了当地的传播,如何阻止超级传播现象是遏制疫情的关键。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武汉医院停车场卫星照片,以及百度搜索中咳嗽和腹泻等疾病相关流行词的查询,得出一个结论:新冠最早可能从去年八月就开始流传了。研究人员称,2019 年的夏末和秋初,医院的人流量和百度的搜索量都开始上升,咳嗽的查询频率呈现与每年的流感季相吻合的季节性波动,而腹泻则是与新冠相关的症状,两者的组合显示传染病可能更早开始传播。这一结论引发了广泛争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周二对此表示,仅从车流量等表象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出奇的荒谬”;不能凭一些毫无事实依据的报告就得出结论,应该经过科学考察得出科学的符合事实的结论。她在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并指出,针对病毒源头有太多阴谋论,对中国太不公平了,最终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中国值得得到一个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
23andMe 的一项研究发现,O 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因该疾病住院的风险较低。对超过 75 万人进行的一项研究的初步数据显示,O 型血的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测呈阳性的几率低 9% 至 18%。这些尚未经过同行评议或发表在医学期刊上的数据显示,曾经暴露于新冠病毒的 O 型血人士——包括医护人员和第一线工作人员——检测呈阳性的几率低 13% 至 26%。研究人员发现了编码不同血型的 ABO 基因中的一个变体,该变体可能是检测呈阴性的人群感染风险较低的原因。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新冠感染症状中,味觉嗅觉丧失更具特异性,且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可作为是否已被感染的最强预测指标。研究者表示,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当局都在试图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和追踪接触者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识别和隔离感染了病毒的高危人群。在许多国家,常规的大规模拭子核酸检测能力仍然不够。因此,为了减少社区中感染人群的数量,使用对患者进行快速鉴别的症状组合至关重要。之前报告显示,除了最确定的高烧和新的持续咳嗽症状外,嗅觉和味觉丧失是 COVID-19 的潜在预测因素。样本中报告了嗅觉和味觉丧失的用户,其新冠阳性率是65.03% 中是阴性率21.71%的3倍,提示嗅觉和味觉丧失的人应该自我隔离。
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部长宣布该国的 Equateur 省爆发了新的埃博拉聚集性疫情。Equateur 省上一次爆发埃博拉疫情是在 2018 年,最终导致了 33 人死亡。Equateur 省省长 Bobo Boloko Bolumbu 周一称发现了 5 个疑似病例,其中 4 人已经死亡。病例是在省会 Mbandaka 市发现的,该市有超过 100 万人口,属于交通枢纽。WHO 总干事谭德塞周一晚些时候称,刚果卫生部确认了 6 个病例,他表示应对措施已经启动。Mbandaka 尚未发现新冠确诊病例。埃博拉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传播,表现为出血性发烧。自 2018 年爆发以来,埃博拉已在刚果导致了 2 272 人死亡。
新冠疫情短时间内不会结束。官方病例统计往往大大低估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但对人群进行了更广泛检测的新研究表明,迄今为止感染率仍在个位数。这些数字只是所谓群体免疫的阈值的零头。研究表明,即使在世界上一些疫情最严重的城市,绝大多数人仍然容易感染这种病毒。这种新疾病的群体免疫阈值仍不确定,但许多流行病学家认为,它会在 60% 至 80 %的人群感染并产生抵抗力时达到。比这更低的免疫水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疾病的传播,但群体免疫数字代表了这样一个节点,达到这个阈值时,感染转化为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WHO 总干事谭德塞在周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因安全担忧暂停羟氯喹的新冠状治疗试验。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在服用羟氯喹,但他刚刚又宣布不服用了。发表在《柳叶刀》期刊上的观察报告显示,服用抗疟疾药物氯喹或羟氯喹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没有明显益处,使用不当甚至可能引发并发症。报告称,在治疗新冠患者时,不论单独使用氯喹或羟氯喹,还是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起使用,患者病亡率都可能更高。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本周五发表了吉利德公司(Gilead)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新冠临床试验结果。在 3 期临床试验中,瑞德西韦显示能降低感染者的恢复时间,从 15 天减少到 11 天。美国、欧洲和亚洲 60 个不同地点的 1,059 名新冠病人参与了试验,538 名病人服用了 10 天疗程的瑞德西韦,另外 521 名病人接受了安慰剂治疗。研究人员每天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相比安慰剂组,瑞德西韦缩短了恢复时间。在新冠症状出现之后较晚(如 10 天之后)服药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好于较早服药的患者。服用瑞德西韦的患者死亡人数低于安慰剂组,但双方的差距可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21 对 28)。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崇的药物羟氯喹则会增加死亡率。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将基因组变异的差异作为“指纹”对病毒进行分类,发现了 17 种类型。随着全球感染者不断增加,变异的速度也在加快。新冠病毒目前主要分为“中国型”、“欧洲型”、“美国型”,分别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暴发性感染。中国型的病毒 1 月中旬就开始从武汉向全世界扩散。变异后的欧洲型被认为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通过旅游者扩散到欧洲各国。随后,病毒在不断变异的同时,用 3~5 周时间跨越了国界。在美国,有报告称纽约州以欧洲型为主,而其他州则大都是变异后的美国型。美国型被认为是由包括中国型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病毒进入美国,然后在感染者体内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