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研究人员使用来自《Science》及其姊妹期刊《Science Advances》内部数据,统计了超过 11 万份论文投稿,其中《Science》投稿接近7万份。结果显示《Science》对所有论文的平均接受率为6.1%。然而在国家层面上,差距异常明显:中国学者的论文接受率只有 2.3%,而美国与加拿大学者则达到 8.3%。此外机构知名程度、共同作者的数量,乃至学科主题,都在无形中塑造着论文不同的命运。调查发现,知名机构的论文更受《Science》青睐。知名程度处于“第一或第二梯队”的机构,论文接受率为 11.6%;而“最末梯队”的机构,接受率仅为 3.4%。共同作者越多,论文接受率越高。有 10 位或更多作者的论文接受率为 9.9%,有 1~5 位作者的论文接收率仅为 3.3%。调查人员将论文主题分为十大类,某类论文的接受率为9.6%,而另一类的接受率仅为 1.7%。调查还揭示了另一个重要事实:论文的命运往往首先掌握在编辑手中。许多稿件甚至还没进入同行评审,就已经被挡在“第一道门”之外。统计分析显示,编辑的初筛比审稿人给出的建议更能影响稿件是否最终被录用。
根据发表在《Autonomic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定期锻炼不仅能增强心脏功能,还能重塑控制心脏的神经。研究首次表明,适度的有氧训练有助于重塑控制心脏的神经,且对心脏两侧的神经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使用了名叫体视学(stereology)的 3D 定量成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 10 周训练的大鼠,其身体右侧心血管丛的神经元数量约为左侧的四倍,而未训练的大鼠则相反,左侧神经元的大小几乎增加了一倍,而右侧神经元的大小则略有缩小。研究人员认为,最新发现能被用于更有效的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心律不齐、胸痛、心绞痛和“心碎”综合征。
每年有超过 4 亿吨塑料污染了海滩、河流,甚至海洋最深处——深度可达1.1万米。除了污染环境,塑料还加剧了气候变化。据估计,塑料生产每年约产生 18 亿吨温室气体。科学证据还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材料已经影响到人类健康。大量塑料颗粒从窗帘、家具、衣物和其他塑料制品上脱落。这些颗粒悬浮在空气中,溶解在饮用水中,附着在食物上,可以被吸入、摄入或与皮肤接触。现在,科学家已在人类血液、大脑、胎盘、母乳甚至骨骼中发现了微塑料。《国际骨质疏松症》发表的一项研究回顾了 62 篇科学论文,发现微塑料以各种方式损害骨骼健康。一个典型例子是,它们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损害骨髓干细胞的功能。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细胞,通过骨吸收的过程降解组织。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数据,由于人口老龄化,全球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的发病率正在上升。预计到 2050 年,骨质疏松症相关骨折将增加 32%。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Eth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通过镜头捕捉到类似人类三人行的罕见鲨鱼交配情景。作为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博士后 Hugo Lassauce 观察了鲨鱼一年时间,在一次观察中他发现海底沙滩上两只雄性豹纹鲨抓住了一只雌性的胸鳍,这是典型的交配前求偶行为。Lassauce 在水中待了一个小时,几乎冻僵,终于记录到了两雄一雌的交配过程:一只持续了 63 秒,另一只持续了 47 秒。然后两只雄性筋疲力尽的躺在水底不动,而雌性则精神抖擞的离开了。Lassauce 使用了两台 GoPro Hero 5 相机,他记录到交配前三只鲨鱼几乎一动不动的持续了近一小时,之后才开始交配。
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冰比液态水更能有效溶解铁矿物。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在气候变暖导致永久冻土融化的情况下,许多北极河流正在变成铁锈色。研究指出,相比于 4℃ 的水,-10℃ 的冰从常见矿物中溶解出的铁更多。这挑战了长期以来“极寒环境会减缓化学反应”的观念。“这听起来可能不合直觉,但冰并不是被动的。”论文通讯作者、瑞典于默奥大学的 Jean-François Boily 表示,“结冰时,冰晶之间会产生微小的液态水囊。这些水囊就像化学反应器,化合物在其中浓缩且酸性极强。这意味着即使在 -30℃ 的低温下,它们也能与铁矿物发生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冰并非一种被动的储存介质,而是一个活跃的参与者。随着极地和山区的冻结与融化事件增加,冰对生态系统和元素自然循环的影响可能非常重大。
根据发表在《Psychology & Health》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驱动人的大部分行为是习惯而不是有意识的选择。习惯就是根据我们所学以及通常反应在日常环境中被自动提示去做的行为。研究发现,人的日常行为有 65% 是出于习惯而自动进行的。研究还发现,46% 的行为是由习惯以及与相一致的有意识意图触发的,表明人们养成了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习惯,且经常会打破与之冲突的习惯。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一周内每天向 105 名参与者的手机发送六个随机提示,要求他们描述目前正在做的事,以及是出于习惯还是有意为之。研究人员称,人们喜欢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决策者,会在行动前仔细思考。但事实上许多重复行为极少是预先思考的,而是由习惯自动产生的。锻炼也能靠习惯推动,但相比其它行为,它无法完全靠自动实现。
退休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但并非对人人有效。根据发表在《SSM - Mental Health》起上的一项新研究,在结束朝九晚五的工作后,退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水平、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以及离开职场的年龄。爱丁堡大学团队评估了荷兰 1583 名受访者的数据集,受访者已退休且未从事任何有偿工作,平均退休年龄 66-67 岁。结果显示:低收入群体——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退休期间心理健康水平最低,他们表现出了初期的改善,但约两年半后出现下降,呈现出倒 U 形特征,即所谓的“蜜月消退效应”;中等收入群体退休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之后略有提升;高收入群体在退休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变化,但在退休后出现显著改善,其中较晚退休者改善较慢。
根据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某些狗不仅能记住对象如最喜欢的玩具的名称,还能将这些标签扩展到具有类似功能的全新对象,无论它们的外观是否相似。这是一种被称为“标签扩展(label extension)”的高级认知能力,动物通常需要在圈养环境经历多年强化训练才能获得这一能力。但狗狗不需要训练,只需要和人自然玩耍,它们就能掌握根据功能对玩具进行分类的能力。
2025 年度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公布了获奖名单。搞笑诺贝尔奖创建于 1991 年,是对诺贝尔奖的善意戏仿,表彰那些令人发笑但又发人深思的研究。
文学奖授予了已故的 William B. Bean 医生,他记录和分析了一个指甲在 35 年中的生长速度,为此在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五篇论文——第一篇是 1953 年,最后一篇是 1980 年,他的儿子代替他领奖;
心理学奖授予了 Marcin Zajenkowsk 和 Gilles Gignac,其研究是告诉自恋者他们很聪明时会发生什么;
营养学奖授予了 Daniele Dendi 等人,他们研究了彩虹鬣蜥在多哥海滨度假胜地选择吃哪种披萨;
儿科学奖授予了 Julie Mennella 和 Gary Beauchamp,他们研究了哺乳期的母亲食用大蒜后婴儿的感受;
化学奖授予了 Rotem Naftalovich 等人,他们研究了食用塑料特氟龙作为一种食物体积和饱腹感而不增加卡路里的方法;
和平奖授予了 Fritz Renner 等人,他们证明了喝酒有时能提高一个人说外语的能力;
工程设计奖授予了 Vikash Kumar 和 Sarthak Mittal,他们研究了通过重新设计鞋架去解决臭鞋问题;
航空奖授予了 Francisco Sánchez 等人,他们研究了饮酒是否会影响蝙蝠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能力
物理学奖授予 Giacomo Bartolucci 等人,他们研究了意大利面酱的物理学,发现导致结块的相变可能会造成不良体验;
生物学奖授予了儿岛朋贵等日本科学家,他们研究发现,将黑毛和牛的身体涂成类似斑马的条纹状,可以使吸血的厩螫蝇等害虫难以靠近。这有望成为不依赖杀虫剂的害虫防治新方法。这是日本连续 19 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研究团队用 6 头黑毛和牛进行了实验。他们将牛分为三组:一组用白色水性涂料涂成条纹;另一组用黑色涂料涂成不明显的条纹;第三组不涂任何条纹。随后比较了三组牛身上聚集的苍蝇数量,以及甩头、摆尾等驱赶苍蝇的行为次数。结果显示,有黑白条纹的牛身上聚集的苍蝇数量是其他两组的一半,且驱赶行为的次数也较少。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未知。
文学奖授予了已故的 William B. Bean 医生,他记录和分析了一个指甲在 35 年中的生长速度,为此在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五篇论文——第一篇是 1953 年,最后一篇是 1980 年,他的儿子代替他领奖;
心理学奖授予了 Marcin Zajenkowsk 和 Gilles Gignac,其研究是告诉自恋者他们很聪明时会发生什么;
营养学奖授予了 Daniele Dendi 等人,他们研究了彩虹鬣蜥在多哥海滨度假胜地选择吃哪种披萨;
儿科学奖授予了 Julie Mennella 和 Gary Beauchamp,他们研究了哺乳期的母亲食用大蒜后婴儿的感受;
化学奖授予了 Rotem Naftalovich 等人,他们研究了食用塑料特氟龙作为一种食物体积和饱腹感而不增加卡路里的方法;
和平奖授予了 Fritz Renner 等人,他们证明了喝酒有时能提高一个人说外语的能力;
工程设计奖授予了 Vikash Kumar 和 Sarthak Mittal,他们研究了通过重新设计鞋架去解决臭鞋问题;
航空奖授予了 Francisco Sánchez 等人,他们研究了饮酒是否会影响蝙蝠的飞行能力和回声定位能力
物理学奖授予 Giacomo Bartolucci 等人,他们研究了意大利面酱的物理学,发现导致结块的相变可能会造成不良体验;
生物学奖授予了儿岛朋贵等日本科学家,他们研究发现,将黑毛和牛的身体涂成类似斑马的条纹状,可以使吸血的厩螫蝇等害虫难以靠近。这有望成为不依赖杀虫剂的害虫防治新方法。这是日本连续 19 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研究团队用 6 头黑毛和牛进行了实验。他们将牛分为三组:一组用白色水性涂料涂成条纹;另一组用黑色涂料涂成不明显的条纹;第三组不涂任何条纹。随后比较了三组牛身上聚集的苍蝇数量,以及甩头、摆尾等驱赶苍蝇的行为次数。结果显示,有黑白条纹的牛身上聚集的苍蝇数量是其他两组的一半,且驱赶行为的次数也较少。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未知。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斑胸草雀不仅能区分其同类的所有鸣叫,还能根据其含义进行归类。这些结果提示,斑胸草雀具有惊人的语义理解水平。许多群居动物会利用丰富的鸣叫方式来表达其需求、情感和环境意识。斑胸草雀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鸣禽;它们在多元的社会行为中会发出约 11 种不同类型的叫声。为测试成年斑胸草雀如何对其同类的叫声进行分类,研究人员对 12 只斑胸草雀进行了一项实验;在该实验中,这些斑胸草雀必须区分一种可获奖励的鸣叫与其他十种非奖励鸣叫,包括来自其他不熟悉物种的鸣叫。他们发现,这些鸟具有卓越的区分其鸣叫库中所有类型鸣叫的能力,表明它们能够准确地感知其同类的鸣叫信号并对其进行分类。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到本世纪末大西洋几乎所有珊瑚都将停止生长。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大西洋 400 多个珊瑚礁,他们估计即使在乐观的气候暖化情景下,到 2040 年该地区逾七成的珊瑚礁也将开始死亡。如果到本世纪地球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超过 2 摄氏度,该地区 99% 的珊瑚礁将面临同样命运。地球气温目前已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 1.3 摄氏度。珊瑚的死亡具有深远影响。珊瑚组成的礁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是抵御海浪的屏障,帮助保护海岸线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冲击。而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依赖于珊瑚礁,逾十亿人受益珊瑚礁。
根据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野生黑猩猩每天通过食用成熟水果摄入的酒精量相当于一瓶啤酒。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对酒精的嗜好可能源自灵长类祖先的证据。与其它动物一样,黑猩猩也被发现会食用掉落在森林地面上的成熟水果。最新研究首次测量了它们通过食用成熟水果摄入的酒精量。研究人员测量了科特迪瓦和乌干达野生黑猩猩所大量食用的无花果和李子等水果中乙醇的含量,然后根据黑猩猩每天食用的水量量计算出它们大约摄入了 14 克的乙醇,相当于一瓶 330 毫升啤酒的酒精量。黑猩猩最常用食用的水果是酒精含量最高的水果。
根据在内蒙古鄂托克发现的连续恐龙足迹,中科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估计白垩纪兽脚类恐龙奔跑时速能达到 45 公里。研究团队在鄂托克发现了一个新的足迹化石地点,识别出大型和中型两种类型足迹化石,共组成 4 条行迹和 2 个孤立足迹。其中一条中型兽脚类恐龙行迹由 5 个连续足迹组成,单个足迹平均长为 25.25 厘米,复步长达 5.3 米,显示造迹者正处于高速奔跑状态。研究人员计算出其奔跑速度分别高达 45 千米/小时和 41±4.9 千米/小时。它刷新了全球范围内白垩纪时期兽脚类恐龙的最快速度纪录。新发现的快速奔跑行迹与大型兽脚类恐龙行迹共存,研究者推测造迹恐龙之所以会快速奔跑,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捕猎食物,另一方面不排除躲避大型兽脚类恐龙的捕杀。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一种名为伊比利亚收获蚁(Messor ibericus)的蚁后可以产下两个不同物种的蚂蚁。蚁群里的个体通常分为三类,包括蚁后,雄蚁以及工蚁。研究发现,伊比利亚收获蚁的工蚁体内带有另一种“工匠收获蚁”(Messor structor)的基因,但这并非杂交的结果,而是蚁后从工匠收获蚁雄蚁的精子直接克隆出来的“复制品”。这一“异种生殖”现象不仅刷新了人类对蚂蚁生殖机制的认知,还首次提供了雌性主动“繁殖”另一物种的直接证据。研究人员推断,这个演化故事的起点是一种被称为“精子寄生”(sperm parasitism)的现象。在数百万年前,伊比利亚收获蚁的蚁后因某种未知原因失去了生产本物种工蚁的能力。为了维持蚁群的运作,它们不得不“借用”生活在附近的工匠收获蚁雄蚁的精子,与自己的卵结合,生产出兼具两个物种基因的混血工蚁。然而这种生殖策略严重依赖于建造收获蚁种群的地理邻近性,对于蚁后来说,寻找异种雄蚁交配是一件既耗时又不稳定的“麻烦事”。为了摆脱这种束缚,伊比利亚收获蚁演化出了一种更为高效且惊人的策略——“性驯化”(sexual domestication)。它们不再需要在野外寻找工匠收获蚁雄蚁,而是直接利用储存在自己体内的异种精子,通过一种特殊的克隆过程来生产它们。
一项研究调查了步行与患慢性腰背部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遵循研究提供的简单建议,可以为医疗保健系统节省大量资金,同时还可以减轻许多疼痛。结果显示,经常走路的人比不怎么走路的人背痛更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步行量,而不是强度。与其走得快,不如走得多。研究人员称,“每天步行超过 100 分钟的人患腰背部疾病的风险比每天步行 78 分钟或更少的人低 23%。”有 11194 人参加了这项研究,每天步行的量和强度是用两个传感器测量的,参与者在大腿和背部佩戴了两个传感器,持续一周。这项研究证实了身体活动,尤其是每天散步,可以帮助预防长期的腰背部问题。
2015 年 9 月 14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了首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如今 LIGO 每 3 天观测到一次黑洞合并事件。今天的 LIGO 与意大利的引力波探测器 Virgo 以及日本的 KAGRA 协作运行。被称为 LVK(LIGO、Virgo、KAGRA)的引力波搜寻网络已捕获约 300 个候选黑洞并合事件,部分事件已确认为黑洞合并,其余需要等待进一步分析。约 220 个候选黑洞并合事件是在第四次科学观测期发现的,其数量是前三次总和的两倍。LVK 探测数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改进,包括引入尖端的量子工程技术。
日本中央大学与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全球消费的鳗鱼 99% 以上属于三种濒危物种。这些被广泛食用的鳗鱼是美洲鳗、日本鳗和欧洲鳗,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临灭绝。鳗鱼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大量不透明交易,难以掌握实际流通量,此次研究为了解真实情况提供了线索。研究团队对 2023-2025 年在亚洲、欧美及大洋洲 11 个国家和地区 26 个城市购买的 282 件加工品和生鲜品进行基因检测,确定了种类。其中美洲鳗 154 件,日本鳗 120 件,欧洲鳗 4 件,印度尼西亚短鳍鳗 1 件,另有 3 件未能进行分析。根据该结果,结合各国的生产量、贸易统计数据和市场规模推测全球流通比例,美洲鳗占 75.3%,日本鳗占 18.0%,欧洲鳗占 6.7%。从国别流通量来看,中国约占 60%,日本约占 19%,东亚地区可能占了大半。
章鱼能用任意腕足执行任务,但它们更倾向于使用某个或某几个腕足执行特定任务。章鱼腕足是由围绕一个中枢神经的四个不同肌群组成的复杂结构,这四个肌群分别为横肌、纵肌、斜肌和环肌,它们能让章鱼腕足以不同方式变形,由此做出一系列动作以完成各种行为,从狩猎和移动到自卫。然而此前并不了解野生章鱼如何利用并协调它们的腕足。研究人员分析了关于野生章鱼的 25 个 1 分钟视频,这些视频拍摄于 2007-2015 年间的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他们发现,所有这些章鱼均能让全部八个腕足以四种不同方式变形,并能用每个腕足完成所有动作。他们还发现,身体两侧的腕足使用率均等,但前面四个腕足的使用率远高于后面四个腕足(64%比36%)。前腕足更有可能用于探索周围环境,而后腕足更可能用于让章鱼到处移动。因此,两个动作更常用到后腕足:一个是翻滚,此时腕足在章鱼身下顺着海底移动,类似传送带;另一个是撑地“踩高跷”,此时腕足向下笔直延伸以抬起身体。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两个黑洞之间异常强烈的碰撞,这使得物理学家能够验证斯蒂芬·霍金在1971 年提出的黑洞面积定理。该定理指出,当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黑洞视界,即连光都无法逃脱黑洞控制的边界,其面积不能小于两个原始黑洞的面积之和。该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呼应。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熵或物体内部的无序状态永远不会减少。黑洞合并扭曲了宇宙的结构,产生了被称为引力波的微小时空波动,能被引力波探测器观测到。最近的这次碰撞被命名为 GW250114,与 2015 年首次观测到的产生引力波的碰撞几乎完全相同。这两次黑洞的质量都在太阳质量的 30-40 倍之间,发生在 13 亿光年之外。这一次升级后的 LIGO 探测器灵敏度是 2015 年的 3 倍,因此它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捕获碰撞产生的波。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通过计算证实黑洞合并后视界面积确实变大,从而验证了霍金的定理。
NASA 宣布毅力号漫游车去年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附近一古老干涸河床采集到的一块岩石样本可能保存了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证据。该样本被命名为“蓝宝石峡谷(Sapphire Canyon)”,采集自名叫 Cheyava Falls 的岩石。潜在的生物特征是指可能具有生物起源的物质或结构,但需要更多数据或进一步研究才能得出是否存在生命的结论。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