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天文学家通过韦伯望远镜发现一个罕见天体,命名为「无限星系」(Infinity Galaxy)。这个系统是由两个盘状星系碰撞所形成,结构呈现两个紧密的核心,各自被环状结构包围,外观酷似数学符号「∞」,因此得名。无限星系距离地球约 83 亿光年,位于宇宙的中早期阶段。而在这个星系中,天文学家可能首次捕捉到一颗超大质量黑洞正在形成的过程,并指出这颗黑洞并非来自恒星坍缩,而是直接由气体云塌缩而成。这项发现支持「重种子」理论,有助解释为何在宇宙形成后不到十亿年内,已经出现质量庞大的黑洞。传统的「轻种子」(light seeds)理论认为,黑洞起初来自恒星核心坍缩所形成的小黑洞,质量约为数十到数千个太阳质量,需经由长期合并才能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然而,这样的成长过程所需时间过长,无法解释宇宙早期即出现的巨大黑洞。因此,也有「重种子」(heavy seeds)理论提出,在特殊条件下,大质量气体云可直接塌缩为黑洞,省略中间合并的过程,但这一机制尚缺乏观测证据。无限星系可能提供了这种极端条件的实例。当两个星系碰撞时,产生的气体震波与压缩作用可能足以触发塌缩。这类情况虽在现今宇宙中极为罕见,但在早期宇宙中可能相当常见,有助解释韦伯望远镜所观测到的早期巨大黑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