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当星系发生碰撞与合并时,位于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也最终会合并为一个更大的黑洞。几乎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拥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最近哈勃太空望远镜与钱德勒 X 射线天文台在一对正在合并的星系中心发现了一对相互环绕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两个黑洞相距约 300 光年,预计约在 1 亿年后合并。这是迄今为止在可见光与 X 射线波段中观测到的最近距离的双超大质量黑洞。它们位于编号为 MCG-03-34-64 的星系对中心,距地球约 8 亿光年。由于黑洞吸收了周围大量的气体及尘埃,吸积作用使得该星系核心亮度大增,成为活跃星系核(AGN)。虽然过去已发现数十对双黑洞,但它们之间的距离比这次发现的要远得多。

SpaceX Polaris Dawn 宇航员 Jared Isaacman 和 Sarah Gillis 完成了首次商业太空行走。两人身穿 SpaceX 特制宇航服相隔 15 分钟走出飞船。这次任务被称为 Polaris Dawn,由亿万富翁 Isaacman 支付资金。此前只有政府资助的宇航机构宇航员才能进行太空行走。首次商业太空行走高度为 700 公里。太空行走是太空中最困难的行动之一,一家私营公司成功实现这一壮举在太空旅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几十年,执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使用气闸舱将飞船与外部真空隔开,但此次 SpaceX Dragon 没有这么做,飞船实际上完全暴露在外部太空中。

新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可能有一颗恒星非常接近太阳系,这次飞掠导致了数千个位于海王星外的小天体被偏转,进入高倾角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有些天体甚至可能被木星或土星捕获,成为其卫星,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快报》。有些人认为太阳系的边界就是海王星的轨道。实际上还有已知的数千个天体在海王星轨道外移动,这些被称为海王星外天体(Trans-Neptunian Object 或 TNO)。在这些 TNO 中,有许多的直径超过 100 公里,它们的轨道相当怪异,不仅轨道偏心,还与太阳系行星的共平面轨道呈倾斜状态。研究团队进行了超过 3,000 次的模拟来研究这些异常轨道的可能成因,其结果显示,一颗接近的恒星可能导致这些奇特的轨道特征。根据模拟,最符合当前太阳系外部状况的是一颗质量略轻于太阳的恒星,约为 0.8 倍太阳质量,这颗恒星以约 165 亿公里的距离飞掠过太阳系附近,比现在航海家一号的距离还近。

大约 40 亿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木星最大卫星 Ganymede。一位神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撞击导致了这颗太阳系最大卫星的轴心发生偏移,并证实这颗小行星的大小约为结束地球恐龙时代的小行星的 20 倍,造成了太阳系中留下痕迹的最大撞击事件之一。Ganymede 比水星还要大,与月球相似,它被母行星潮汐锁定,代表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它所绕行的行星。在背对着行星表面的大片区域上被形成同心圆的沟槽所覆盖,这些同心圆围绕着一个点。研究人员于 1980 年代得出结论,这些沟槽是由一次重大撞击事件造成的。神户大学的平田直之(HIRATA Naoyuki)是第一个意识到撞击位置几乎精确地位于远离木星的子午线上的人。藉由与冥王星上曾经导致其自转轴偏移的撞击事件进行类比,这暗示着 Ganymede 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件。研究人员通过模拟计算出小行星直径约为 300 公里,并创造了一个直径在 1,400-1,600 公里之间的暂时性陨石坑,还导致了自转轴的偏移。

去年 11 月 18 日,SpaceX Starship 重型火箭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发射台发射。发射升空约 3 分钟,一级火箭分离后在墨西哥湾上空约 90 公里处爆炸。此后任务控制中心与 Starship 失去联系,启动自毁系统,Starship 在大约 150 公里的高度第二次爆炸。这两次爆炸不只是任务失败这么简单。研究发现,上述大爆炸在电离层“炸”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洞”之一。这个洞绵延数千公里,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电离层是海平面以上约 50 到 1000 公里的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太阳辐射导致中性大气被电离成电子和离子,电子和离子不断地和中性大气相互作用、运动,产生了比较稳定存在的电离层。

6600 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来自外太阳系。德国科隆大学科学家通过分析位于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点的地球化学证据,揭示了该天体的真面目:一颗来自木星轨道之外(外太阳系)的小行星。发生于大约 6600 万年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简称K-Pg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消灭了 60% 以上的物种,包括所有非鸟类恐龙。自 1980 年以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这一灭绝事件由一个城市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造成。撞击将大量硫、灰尘和烟尘抛入空中,遮挡了太阳,导致气温骤降。为弄清楚这个撞击天体是什么以及它来自哪里,研究团队从 3 个地点获取了 K-Pg 岩石的样本,并将其与过去 35 亿年间其他 8 个撞击地点的岩石样本进行了比较。团队重点研究了金属钌的同位素。钌在地球岩石中极为罕见,且具有 7 种稳定的同位素。研究发现,该撞击天体内钌同位素的情况与外太阳系碳质小行星非常匹配,而与来自内太阳系的硅质小行星不匹配。

美国西南研究院领导的团队通过韦布太空望远镜观测,确认名为灵神星(Psyche)的金属小行星表面存在水合矿物(含有水分子的矿物),且该星表面可能被水和一种铁锈化学物质所覆盖。这一发现将加深人们对太阳系小行星成分和水分布的理解。灵神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行,是主小行星带中体积最大的天体之一。之前的观测表明,灵神星密度很大、主要由金属组成,整颗星可能是一次强烈碰撞后残留的行星核心。此次,研究团队利用韦布的近红外光谱仪和中红外仪器,对灵神星北极进行了详细观察。观测数据确认其存在水合矿物。水合矿物中含有分子羟基,羟基是一种化学物质,离变成水只差一个氢原子。这些化学物质中有氢氧化物,正是它与铁结合形成了铁锈。目前推测,水合矿物可能来自外部,即由撞击带来。因为如果是天然的或内生的,那么灵神星的演化可能会推翻现有小行星模型。

哈勃(Edwin Hubble)在近一个世纪前发现宇宙在膨胀,星系彼此之间在快速远离,远离的速度与彼此的距离成正比,远离速度与距离的比值被称为哈勃常数(H0)。但对该常数的测量不同团队之间存在差异,以至于物理学家使用哈勃张力去解释这种差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Adam Riess 领导的团队测量的 H0 值比理论预测的高约 8%。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更清晰的观察数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相关争议。但 Adam Riess 团队根据韦伯数据得到的最新测量值仍然与旧的估计值一致。芝加哥大学 Wendy Freedman 领导的另一支团队对 H0 的测量则更接近理论预测值,意味着哈勃张力可能并不存在。Freedman 团队根据最新的韦伯数据也得到了他们的结果,但这一结果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哈勃张力的争议:对两类恒星测量得到的 H0 值与理论预测的一致,但对 Riess 团队使用的第三类恒星的测量得到了更高也更接近的 H0 值。这一结果表明哈勃张力可能是存在的。

科学家利用送到国际空间站的 Muscle-on-chip 系统,研究宇航员常见的肌肉萎缩症。研究报告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期刊上。太空微重力环境会触发类似衰老的肌肉过程。研究人员发现微重力下多个与衰老相关的基因活性增加,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蛋白质是 GDF15。空间站上的肌肉细胞状况与年龄衰老相关的肌肉损失症肌少症(Sarcopenia)相似。

利用 NASA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揭示了 Didymos 和 Dimorphos 双小行星系统特征。分析发现,Didymos 的高海拔表面崎岖不平,有大型石块(10-160米长)和陨击坑;低海拔表面则较平坦,大石块和陨击坑都较少。相比之下,Dimorphos 上有各种大小的石块,多个裂缝或断层,还有一些陨击坑。Dimorphos 可能由 Didymos 脱落的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形成而来,两个行星的表面粘聚力特性较低,加上观测到的陨击坑,显示 Didymos 的表面年龄是 Dimorphos 的 40-130 倍。他们估计 Didymos 和 Dimorphos 的年龄分别在 1250 万年左右和不到 30 万年。

SpaceX 从明年开始将 Dragon 载人和货运飞船在海洋溅落的地点转移到太平洋,以减少碎片砸在人身上的风险。此前飞船的溅落地点位于佛罗里达外海。而过去几年北美各地发现了来自飞船后备箱的碎片。SpaceX 和 NASA 最初估计后备箱会在大气层中完全焚烧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9 月份一块 90 磅重的碎片掉在了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度假村,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一个农场 4 月发现了一块近 90 磅的碎片。为了让碎片尽可能的落在海洋里,SpaceX 计划从明年年中开始使用太平洋的回收区。

欧洲航天局(ESA)指出,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和碎片大量积累,这种情况将是不可持续的,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碎片,否则未来的太空旅行将会面临危险。ESA 称,2023 年是卫星发射创纪录的一年,有逾 2300 颗卫星进入低地球轨道,大部分是宽带卫星星座的一部分。今天三分之二的活跃卫星都位于低地球轨道。该轨道还积累了大量碎片,在太空监视网络跟踪的 35,000 个轨道物体中,有 26,000 个是大于 10 厘米的碎片,此外还有 100 万个大于 1 厘米的碎片。这些碎片会对卫星的运行构成威胁,卫星运营商需要消耗有限的燃料定期执行机动规避碎片。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 SgrA* (Sagittarius A*) 附近发现了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天文学家分析的星团 IRS 13 距离银河中心仅 0.1 光年,其中的恒星以相当有序的模式运动,而非预期的随机排列。这有两种可能性:IRS 13 与 SgrA* 之间有相互作用;IRS 13 内部有某种天体在吸引着周围的恒星。利用多个望远镜的观测表明,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内部有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存在中等质量黑洞的另一个迹象是 IRS 13 星团的密度高于银河系内的任何已知星团。

ESA 披露其盖亚(Gaia)望远镜最近遭遇微流星和太阳风暴的双重打击,但在工程团队的努力下它恢复了正常工作。ESA 称盖亚在四月被微流星高速撞击,在保护罩上留下了一个裂缝,而散射的阳光偶尔会干扰其敏感的传感器。与此同时,盖亚相机使用的 106 个 CCD 之一发生了故障,导致了大量错误。在发生故障的同时,和地球一起,盖亚遭到了太阳风暴。两起事件导致了望远镜产生了大量错误信息。

日本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公布研究成果,通过对探测器“隼鸟2号”在小行星“龙宫”采集到的沙石等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了龙宫曾经富含水的证据。该团队还确认沙石中含有作为氨基酸来源的丙酮酸等共 84 种化学物质。研究有望为探明海洋和生命起源提供线索。“龙宫”位于“小行星带”中,在地球和火星的轨道附近绕行。小行星被认为保留了地球诞生前太阳系的化学组成,有说法认为它们是生命所必需的氨基酸和水等物质的供应来源。团队从在“龙宫”地表和地下采集到的沙石中提取了成分。由于接触水后形态会发生变化并分解的名为“丙二酸”的物质含量很低,因此得出结论认为“龙宫”上曾经存在大量的水。

天文学家利用韦伯望远镜提供了系外行星 LHS 1140b 存在海洋的证据。LHS 1140b 位于 48 光年外,比地球大 1.7 倍,质量重 5.6 倍。过去几年,天文学家使用哈勃、斯皮策、TESS 太空望远镜以及智利 VLT 望远镜观测了 LHS 1140b,数据表明行星的密度较低,可能存在氢和氦厚包层,或者大量的水。韦伯望远镜去年底对其进行了进一步观测,排除了氢和氦包层的可能,意味着它的低密度是由远多于地球的水导致的。考虑到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这些水至少有部分是液态形式,在其表面或地下形成海洋。研究报告将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上。

去年圣诞节前一天,Falcon 9 火箭将两颗德国军方的间谍卫星发射到了近地轨道。这次任务看起来取得了成功,卫星制造商 OHB 表示卫星安全入轨。两颗 SARah 卫星将与 2022 年 6 月发射的 SARah 1 组成一个卫星群。它们名字中的 SAR 代表合成孔径雷达,SARah 1 搭载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新发射的两颗搭载的是无源合成孔径雷达反射器。SARah 1 一直运转正常,但新发射的两颗卫星半年之后仍然未能投入使用。《明镜》报道称,原因是卫星天线无法展开。OHB 工程师使用了各种方法都未能解决问题。德国议会议员被告知,卫星可能无法按计划投入服役。卫星只有在投入使用后才会转交给军方,因此军方表示 OHB 将负责制造两颗替代卫星。报道援引消息来源称,OHB 未能在地面完整测试卫星天线的功能和部署。

天文学家使用韦伯望远镜(JWST)发现了至今最早最遥远的星系。当时宇宙还是婴儿期,其存在时间是大爆炸之后 2.9 亿年。新星系被称为 JADES-GS-z14-0,直径约 1600 光年。天文学家表示,这一发现证明在大爆炸 3 亿年后明亮的星系已经存在,而且比预期的更常见。星系形成模型将需要解决宇宙早期如此巨大、如此明亮星系的存在问题。JADES-GS-z14-0 的红移值高达 14,距今 135 亿年,而宇宙的年龄是 138 亿年。

天文学家在附近的一颗恒星周围发现了三颗候选行星。恒星 HD 48498 是一颗橙矮星,距离地球约 55 光年。天文学家在其周围发现了三颗候选行星,它们都属于超级地球,围绕母星一周分别为 7、38 和 151 个地球日,其最小质量范围在地球质量的 5 到 11 倍之间。三颗候选行星都位于恒星的宜居带,即其表面条件适合液态水存在,因此也可能允许生命存在。

2019 年末,此前不显眼的室女座星系 SDSS1335+0728 突然变得明亮许多。天文学家随后利用太空和地面望远镜跟踪了其亮度变化。根据发表在《Astronomy & Astrophysics》期刊上的研究,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正在实时目睹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超新星爆发等天文现象会让星系变得明亮,但通常只会持续几十天,最多数百天,而 SDSS1335+0728 的变亮持续至今,已有四年多时间,还在越来越亮。该星系距离地球 3 亿光年,2019 年 12 月加州 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 天文台观测到了它突然变亮,后续观测发现其中红外波长亮度增加了一倍,紫外线亮度增加了四倍,X 射线范围亮度至少增加 10 倍。变亮原因被认为是“活跃星系核”的形成,即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在消耗周围的物质。